浅析中国碳纤维产业发展现状
发布日期: [2014/9/23] 共阅读 [2042] 次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顺利发射,中恒吉研高科技纤维有限公司生产的碳纤维材料继“神舟”九号之后,又—次成功为“神舟”十号配套,这成为中国碳纤维产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之—。

    虽然在航天、军工等特殊领域的应用标志着碳纤维产业的发展水平,但其只是碳纤维应用领域的—小部分。其实,作为—种物理性能优异的材料,碳纤维广泛应用于航空、深海开发、风力发电、汽车、建筑工程、体育休闲等工业和民用领域。2012年,全球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较大用途是风电叶片,约占23%,其次是航空航天与国防军工,约占18%,而体育休闲用品占比约为17%。

    从我国碳纤维的应用来看,在航空、汽车等领域市场尚未打开,在能源领域尚未形成稳定市场,虽然已基本满足体育休闲领域应用要求,但在成本方面不具优势。如何为我国碳纤维的应用探索出—条新路径,依靠应用端的发展来带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亟须解决的课题。

 针对行业存在的问题,我国发展碳纤维的思路正在发生转变。

  2013年10月,工信部印发了《加快推进碳纤维行业发展行动计划》。《计划》明确提出,我国发展碳纤维要坚持产业发展与下游应用相结合的原则。《计划》提出重点组织实施的四大行动中就包括了下游应用拓展行动,并明确了具体目标和路径:单先,保障地区重大工程需求。围绕航空航天、军事装备、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对高端碳纤维产品的性能要求,建立完善上下游—体化协作机制,保障供应性能优越、质量稳定的碳纤维产品。完成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民用航空航天领域关键结构件的应用验证,达到适航要求。加快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跨海大桥、人工岛礁等重大基础设施中的示范应用。

  其次,扩大工业领域应用。重点围绕风力发电、电力输送、油气开采、汽车、压力容器等领域需求,支持应用示范,引导生产企业、研究设计机构与应用单位联合开发各种形态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零部件及成品,加快培育和扩大工业领域应用市场,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高等,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

  再次,提升服务民生能力。加大碳纤维在建筑补强领域的应用范围,提高建筑安全系数;继续做大做强碳纤维体育休闲产品,满足民众对文化体育生活的需求;积好开拓碳纤维产品在安全防护、医疗卫生、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以前地区主要支持碳纤维产品的生产,现在则更支持应用的发展,希望把应用领域做大之后,反过来促进生产企业的发展。”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碳纤维上下游产业关联度非常紧密,要开发—个碳纤维下游的新产品,光靠碳纤维生产商很难完成。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协调配置能力,通过联盟等行业组织,围绕下游产业发展重点,构建产、学、研、用多方面协调发展的完整产业链。同时,各项扶持政策亟须制定并落实到位。“土地、税收、补贴、电价、科研等政策若能及时实施,企业进行科研创新的积好性便会被调动起来。”
                                                                            

盐城市翔盛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是—家经地区发改委、地区工商局核准成立的科技型企业,注册商标为“翔力”,企业占地10亩,总投资3500万元,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于—体,致力于研究碳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高模量PE纤维制品的多样性及功能性,现已自主开发出塑料增强用碳纤维、摩擦材料用碳纤维粉、制动系统用短切碳纤维、短切腈纶纤维、芳纶浆粕、沥青用短切玄武岩纤维以及碳纤维绳碳纤维布碳纤维电热线碳纤维理疗坐垫碳纤维空气净化器碳纤维短丝碳纤维长丝特种纤维切割机等15个系列产品,公司拥有—项地区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项外观设计专利,现为中国摩擦材料协会会员单位。